为主动适应新时代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自今年暑期起,智能科技学院创新班实施团队及学生小组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主动“走出去”,先后走访了川渝地区多所兄弟院校,围绕创新班级建设、人才培养机制、跨学科平台搭建等核心议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调研交流活动,为学院创新班的深化改革与长远发展“取经寻宝”。

创新班教师及各级学生代表走访兄弟院校
本次系列调研活动旨在打破校际壁垒,通过实地考察与面对面交流,汲取兄弟院校在拔尖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的先进经验。在历时数月的走访中,调研团队深入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相应实验班级或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座谈研讨、实验室参观、交流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学习。

创新班班主任黄毅暑期走访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聚焦核心,探寻创新班级建设路径。班级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石,调研团队重点考察了各兄弟院校创新班级的组织架构、选拔机制、流动退出制度以及独特的班级文化塑造。多所院校通过实施“学业导师+项目导师”的双轨制、设立学生自治委员会、举办跨年级学术沙龙等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内生动力与集体荣誉感。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学院创新班优化管理模式、增强班级凝聚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创新班班主任黄毅暑期走访西华大学
深度碰撞,共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调研的又一核心,团队成员与各校师生就课程体系设置、科研训练融入、跨学科能力培养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西南科技大学徐鲁强教授表示,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传统专业的“壁垒”,构建“宽口径、厚基础、强交叉、重个性”的课程地图,许多高校将前沿科学问题、真实产业项目作为“牵引力”,低年级即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通过“项目式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深度融合。这些探索让调研团队深受启发,为学院思考如何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

创新班班主任黄毅走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着眼未来,谋划高水平创新平台搭建。创新平台的支撑是能力提升的关键,此次调研中,团队特别关注了各校在支撑学生创新的硬件平台、资源投入与制度保障方面的举措。从设备先进的开放式实验室,到专门支持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基金”,再到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相关交流让实施团队认识到,一个集“创意激发、项目孵化、资源对接、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是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沃土。
此次跨校调研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征程。创新班班主任黄毅表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这次走访,我们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也更加坚定了办好创新班的信心。下一步,学院创新班团队将认真梳理、消化吸收调研成果,结合我院特色与优势,将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具体做法,转化为推动学院创新班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实际行动。”
智能科技学院:黄毅
摄影:黄毅
初审:唐学琦
复审:郭进
终审:常荣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