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院动态 >> 正文
同心共筑安全网·以管促学筑新风——学院绵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联合后勤保卫部开展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10-24    阅读:

为进一步助力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楼栋管理与学风建设深度融合,凝聚育人合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水平,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地见效,10月22日下午,智能科技学院绵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联合后勤保卫部在C10-107开展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由学院分党委书记常荣主持,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李禹锌、后勤保卫部副部长雷世华、各学生寝室楼栋楼长、学院全体辅导员及公寓楼管代表参会。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常荣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本学期楼栋管理与学风建设结合的工作思路。她指出楼栋是学生日常生活之港湾,其管理之优劣,直接关乎学生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楼栋管理得当,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与行为范式,进而在课堂之上展现出专注、自律的优良表现。她强调,本学期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深化管理育人实践,后勤部门与辅导员队伍需携手并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育人合力,将其转化为推动学风建设蓬勃发展的有效动能。

雷世华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分享学生安全工作管理经验。他通过典型安全事件的处置流程、预防措施等内容,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管理理念。他特别指出,应充分发挥班级安全委员的“前沿哨兵”作用,构建一套高效灵敏的安全隐患早发现、速汇报机制,从而为及时化解风险、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提供坚实保障。

常荣、雷世华发表讲话

袁紫月对楼栋学生分布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她指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习惯、学习需求及心理状态上均呈现出差异化特点,这要求管理服务必须更具针对性与精细化。同时,她强调了寝室长在楼栋管理中的“神经末梢”作用,呼吁充分发挥寝室长的桥梁纽带功能,建立问题及时发现、迅速上报的联动机制。为激发寝室长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她还提出应设立专项表彰制度,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寝室长给予公开表彰与奖励,以此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夯实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机制。

参会的后勤楼栋管理人员代表依次结合各自负责楼栋进行情况反馈和管理经验分享。她们着重围绕“主动沟通、及时响应”的管理理念展开交流,从晚归登记、学生诉求回应、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确保管理服务精准高效,切实提升学生居住体验。

李禹锌围绕社区“四自”管理做法展开分享。她指出,学生社区应始终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核心推进治理工作,通过搭建自治平台、完善参与机制,引导学生主动投身社区事务。她强调管理工作要做到以"以心换心,以行导行"为核心理念,需要建立师生情感共同体,在管理服务中引导学生从“他律”到“自律”、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成长”的育人质变。

袁紫月、后勤代表、李禹锌发表讲话

最后,参会人员就前期分享内容展开深入交流讨论。在听取了参会人员的交流讨论后,常荣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强调,参会双方要针对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梳理形成具体的协作举措,明确责任主体与时间节点,推动座谈会成果切实转化为学生公寓治理的实效行动。

参会人员合照

此次座谈会,不仅畅通了学院与后勤服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更是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绵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与后勤保卫部将继续以“安全筑基、学风铸魂”为抓手,推动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持续加强协作,同心共筑校园安全防护网,以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促优良学风,携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智能科技学院绵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石鑫茹、程媒

初审:唐学琦

复审:李禹锌

终审:常荣

2025年10月23日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