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学院科技创新氛围,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入积极挖掘学生科技创新潜力,深化理论成果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5月14日,智能科技学院在实验楼110教室开展2025年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动员大会。学院院长徐鸿雁、副院长陈小宁、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李禹锌、项目指导教师代表、执行工作小组成员及30个立项团队代表参会。
动员大会现场
活动伊始,徐鸿雁在开场致辞中向立项团队表示祝贺,强调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他指出,学院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旨在为学生打造“从理论到实践、从创意到落地”的全链条培育平台,鼓励青年学子以好奇心探索智能科技未知领域,以严谨态度攻克技术难题,在团队协作中凝聚创新合力。科研实践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天花板”,也要在实验操作中守住“精益求精”的底线。徐鸿雁的发言引发在场师生对科创精神的深度思考。
徐鸿雁致辞
随后,项目执行工作小组谢卫婷老师围绕基金使用规范展开详细讲解,从经费预算管理、时间节点把控到中期检查要求,为团队提供了标准化操作指南。她特别强调,各项目需严格遵循“专款专用、过程留痕、成果可溯”原则,确保项目执行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为后续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谢卫婷介绍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要求
在分享环节,“智慧云梯”与“智能垃圾回收”团队代表先后上台,分享项目构思、技术路线及阶段性成果。“智慧云梯”团队聚焦智慧社区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电梯运行状态智能监测;“智能垃圾回收” 团队针对垃圾分类痛点,设计智能回收设备。两支团队以“问题导向——技术攻坚——场景落地”为路径的创新模式,引发热烈讨论。优秀指导教师张小明结合多年指导经验,强调师生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建议学生主动利用学院实验室资源,在导师指导下筑牢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意识。

立项项目分享现场
陈小宁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大会对学院科研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她指出,科技创新是学院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希望同学们将个人成长融入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项目为载体锤炼实践本领,以创新成果反哺社会需求,期待30个立项团队以此次动员为起点,保持科创热情,勇担时代使命。
陈小宁总结性发言
随着各项目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学院将持续优化科创服务体系,通过定期学术沙龙、成果孵化指导等举措,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青年学子在科技创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合影留念
智能科技学院:毕又文
摄影:程锦程
初审:唐学琦
复审:郭进
终审:常荣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