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2025级新生在入学适应期的核心需求,智能科技学院四位“双十”导师陈昌平、黄毅、文晓晖、刘婉蓉,通过线下新生见面会开展专项帮扶,以专业引领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陈昌平给学生讲解“双十工程”的育人定位与帮扶体系
陈昌平讲解“双十工程”的育人定位与帮扶体系,让学生清晰知晓该计划在学业提升、能力培养、资源对接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她结合大一新生本学期课程设置,为学生梳理核心课程的知识脉络,明确大一阶段学习的重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差异化学习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期学习规划。
黄毅针对新一届创新班物联网专业学生开展专项学情梳理与指导工作。他先通过小组互动、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及对专业的认知程度,进而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学习目标模糊问题,结合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与专业人才需求,引导学生树立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明确大学阶段的成长核心。

黄毅针对新一届创新班物联网专业学生开展专项学情梳理与指导工作
文晓晖详细介绍“双十”班级的设立初衷——为学生搭建一对一的学习平台,助力学生在学业精进、竞赛突破、创新创业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他鼓励同学们既要扎实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也要主动走出舒适区,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文晓晖给学生详细介绍双十工程的设立初衷
刘婉蓉聚焦新生适应期的需求,通过轻松座谈的形式,主动倾听2025级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情况,重点关注学生在专业认知、学习方法、校园生活等方面的困惑与诉求。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角色转换不适应、专业学习无头绪等问题,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大学学习的核心逻辑与高效方法,引导学生快速适应大学学习节奏。

刘婉蓉聚焦新生适应性的问题开展座谈会
四位“双十”导师立足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核心需求,精准发力,既注重思想引领与方向指引,又强化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丰富了“双十工程”的育人内涵,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智能科技学院绵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第二党支部:马晓丽
初审:唐学琦
复审:李禹锌
终审:常荣
202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