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智能科技学院在创新中心505室召开了2025级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此次会议邀请了三位校外知名专家,重庆理工大学两江国际学院院长张兴红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特聘教授陈诚研究员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智能制造系主任王旭教授。学院院长徐鸿雁、副院长陈小宁、智能应用系主任范佳伟以及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丁永鹏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参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
会议开始前,与会专家们参观了学校产教融合绵阳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和详细讲解,专家们对基地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机械自动化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教学设施、科研环境以及产学研合作成果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对学院的硬件设施和科研实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议伊始,陈小宁宣布了本次会议的主题逐一讨论并修改论证2025级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向与会专家们介绍了参会人员。徐鸿雁随后向专家们详细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包括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教学成果等方面,为专家们提供了全面的背景信息。丁永鹏详细阐述了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及实践要求等关键内容,并对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入讲解。他特别提到,方案中增加了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课程,以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和市场变化。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议现场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与会人员围绕学生学情、课程建设、学生发展、专业领域前景和行业需求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依托学校的优势和学院的发展方向,打造具有特色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育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意见交流,与会人员达成了共识,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
会议中,校外专家们对智能科技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学校在专业建设上的大力支持表示赞赏。他们期待该专业在后续的发展中能取得更多的成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
此次2025级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是学院融合校外专家资源以强化专业建设的关键举措。通过此次会议,学院相关专业不仅重新审视了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不足,还加强了专业间的交流与融合。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院得到了专家们关于人才培养标准、培养规格、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宝贵指导建议。今后,学院将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独特的培养特色,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
智能科技学院:丁永鹏
初审:唐学琦
复审:陈婷
终审:常荣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