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院动态 >> 正文
非遗薪火传千年,科技创新绘未来——学院与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遗+科技”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4-11-26    阅读:

为加强校地合作,推动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其影响力,11月22日上午,四川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沈德存、智能科技学院院长徐鸿雁及学院各部门教师在创新中心热情接待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黎明一行,一同开展了一场聚焦于“非遗+科技”的座谈会。

陈黎明体验虚拟现实技术设备

会议在创新中心的虚拟与现实技术中心实验室拉开帷幕。该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设备,为参会者提供了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机会,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智科学子创作作品在“非遗+科技”项目中的独特魅力。

随后,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行人移步至创新中心“颐夏·科创非遗基地”进行参观。该基地致力于把科技深度融入非遗的研究与保护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非遗资料、非遗作品和研究成果。在参观期间,智科学生对其非遗作品的创意、细节以及特色进行了详细介绍,赢得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行人的高度赞赏。

古波讲解科技与非遗的融合

学生创作者介绍手机NFC功能在非遗作品中的使用

沈德存解答疑问

参观结束后,双方前往创新中心数字产业研究院开展座谈会,围绕“非遗+科技”主题就校地合作的初步框架进行了深入讨论。陈黎明表示,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更快更好的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承,徐鸿雁亦提出,与绵阳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开展学生“非遗+科技”概念的作品大赛,能够有效的提高非遗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力,以赛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双方就合作细节展开讨论

通过此次座谈会,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非遗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此次“非遗+科技”座谈会的成功开展,不仅加深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学院的合作与交流,也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事业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探索非遗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篇章。

智能科技学院:黄晓婷

初审:唐学琦

复审:陈婷

终审:常荣

2024年11月24日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园区园兴西街2号  /  成都校区: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