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推陈出新,牢记使命,守信仰扬天府扶贫精神;处实效功,不忘初心,凭热血铸甘孜攻坚脊梁!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勇于担当”的新时代主力军,“90后”逐渐褪去了“叛逆、个性、自我”的标签,在脱贫攻坚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们敢于挑大梁,担重任,投身农村,不畏艰苦,履职尽责,带领村民脱贫困奔小康,1992年出生的陈实就是这其中的一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4月22日,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师陈实(甘孜县来马镇地格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智能科技学院号召全院师生向陈实同志学习,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汲取奋勇前进力量。
【勇敢出战】——学习陈实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
陈实告诉我们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和农村有着解不开的情节。陈实于2019年1月主动请缨投身脱贫攻坚,2019年3月到岗工作,参与到学校帮扶甘孜州甘孜县来马镇地格村的工作中,在2019—2021年间担任甘孜县来马镇地格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当面对扶贫工作时,陈实义务反顾,勇敢出战,在适婚年龄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任务。全体师生要学习陈实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努力形成“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面貌。
【精准务实】——学习陈实同志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陈实到岗后,第一时间深入了解地格村的基本情况、当地扶贫政策、帮扶措施以及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定期走村串户,了解村民思想动态,逐项核算贫困户的收支情况,根据村民最迫切的需求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协调校地落实帮扶措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乡村伴随着我的成长,所以我对村民们最迫切的需求能感同身受。”陈实说。两年来,他通过协调学校帮扶资金95万元,落实教育、基础设施、智力、产业等帮扶项目25项,具体实施了修建农机具车棚、发放助学金、卫生行为习惯提升、蔬菜种植技术辅导、贫困户结对帮扶、以购代捐、捐赠学习用品书籍等帮扶措施。全体师生要学习陈实同志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在本职工作中做行家里手,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开拓创新】——学习陈实同志用“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的政治觉悟
党建好,则人心齐。党建引领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过去村里的党建比较薄弱,陈实到村里后对这一点深有感触。他首先积极协助第一书记紧抓地格村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前后开展党组织活动54次;组织村民学习脱贫攻坚政策、种养殖、健康卫生等知识,开展农民夜校48次,以提升村民的致富技能和生活幸福感;发展党员4名,培养致富带头人4人,激发内生动力,带领村民努力奋进共同致富。陈实早已在心里把自己当作是地格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新时代青年的社会担当。全体师生要学习陈实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在工作岗位上勇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将党的“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攻坚克难】——学习陈实同志不畏困难的强大勇气
陈实始终牢记共产党员宗旨,克服缺氧、高反、寒冷、饮用水不便、语言不通等困难。“最困难的事不是生理上的不适,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由于藏族人民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地格村当地的儿童很小就被送到寺庙,怎样劝说当地村民们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实挨家挨户劝说,为他们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2020年7月,陈实被抽调到色达县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承担着最繁重的数据审核工作,前后共完成了3798个贫困户、124个贫困村数据的审核、验收、上报任务。普查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连续三个月,陈实没有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却不知道在此期间,父亲在家里做工再次受伤,家里人担心影响他的工作状态,都一致瞒着他。直到国庆节假期,陈实请假回家探亲,才从家人口中得知父亲受伤的事实。全体师生要学习陈实同志不畏困难的强大勇气,坚持发扬钉子精神和担当精神。以坚定的信心,拼搏的勇气,克服思想、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化解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不负群众】——学习陈实同志以“群众为中心”的为民情怀
作为一名党员,在扶贫工作中,陈实心系群众疾苦,对于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他总是耐心解释、认真答复、帮助解决。他舍小家为大家,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始终以投入工作为最大幸福,以服务群众为最大快乐,体现了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陈实将一片“实心”定在地格,脱贫攻坚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情,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做贫困户的工作和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做人的工作,用情扶贫、用心育人。全体师生要学习陈实同志以“群众为中心”的为民情怀,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优秀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要大力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汲取奋勇前进力量。在新时代下,要敢担当,敢作为,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智能科技学院将继续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教育广大智科学子用科技助力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智能科技学院
202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