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院动态 >> 正文
师说:砥砺前行,红心向党——专访智能科技学院第二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7-02    阅读:

编者按

在新时代党建思想的领航下,智能科技学院第二党支部以创新为锋、实干为刃,擘画了一幅党建与育人深度交融的时代画卷。他们以创新建设为支点,让党建活动既葆有醇厚“党味”又洋溢鲜活“鲜味”;以服务师生为根本,让红色基因在校园肌理间蓬勃生长;以教育发展为己任,让先锋旗帜在教学实践最前沿猎猎飘扬。本期《师说》将带你走近智能科技学院第二党支部,解码其蓬勃向上的组织活力,感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使命担当。

支部简介

第二党支部在书记袁紫月的带领下,由宣传委员邓思濛、组织委员马晓丽组成核心工作团队,袁紫月获得第九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多次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邓思濛获得“第三届天府推荐官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成立“迷彩青春工作室”,助力退伍学子顺利完成身份转型与学业衔接;马晓丽则以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为支部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成员均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党务能力。

第二党支部委员合照

支部始终秉持“星星之火,智慧相长”品牌理念,以党建为引领核心,深度融合学院专业特色与育人工作。党支部立足解决学生学业困难、助力师生成长成才的目标,积极构建全员参与的校园生态,着力实现党建带团建、促人才培养的全面育人格局。

在核心理念中,“星星之火”寓意党员先锋力量,尽管初始微小,却能发挥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燎原之势;“智慧相长”则聚焦于党建引领下,师生在智能科技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共同进步,以党建赋能教育实践,以专业发展深化党建内涵。

第二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深耕项目,创新育人】

第二党支部高举“星星之火,智慧相长”党建品牌旗帜,立足学院专业特色,深耕党建育人创新实践,开辟出独具特色的育人新路径。

“星火帮扶计划”依托大数据分析、辅导员精准研判与智能学习系统,构建起数据驱动、精准滴灌的帮扶体系。通过动态追踪精准定位学业困难学生,按照专业适配、性格互补原则,组织优秀党员与学生 “一对一”帮扶,量身定制包含学业提升、心理疏导、生涯规划的三维成长方案,并以定期轮岗机制确保帮扶工作常做常新。同时,支部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平台,例如携手北川大鱼公益妈妈农场开展编程启蒙公益课,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实现育人场景从校园到社会的拓展延伸。

“党员先锋岗”搭建全方位示范矩阵,在学风建设、科技创新、智能实践等领域设立特色岗位,细化职责清单与考核标准。党员们主动担当“学风督导员”“科创引路人”等角色,从课堂秩序维护、学习经验分享,到智能项目全程指导,以实干诠释先锋使命。支部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将专业成果转化纳入核心指标,对表现优异者授予“党员先锋之星”称号,充分激发党员争先创优热情,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袁紫月荣获第九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

机制护航,成果显著

为推动特色党建项目长效发展,第二党支部构建“五位一体”保障机制,打造全维度闭环管理体系。组织统筹上,由学院分党委书记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通过精准锚定方向积极推进,筑牢组织根基;资源整合方面,设立专项经费池,盘活智能科技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形成立体保障矩阵;宣传动员方面,激活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通过项目纪实、党员风采展等多维度传播,营造全员参与氛围;能力建设层面,定期组织党员和学生骨干培训,从理论素养、技术应用等维度提升服务能力;监督考核方面,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及时整改优化。

袁紫月获2019-2020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党领星火,智融五维】

未来,党支部将持续深化“星星之火,智慧相长”党建项目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领导小组职能架构,强化项目整体规划与动态监督,定期组织专题推进会研判实施难点;继续优化“星火帮扶计划”和“党员先锋岗”,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整改,提升品牌成效。资源整合方面,党支部计划未来三年内逐步提高党建专项经费年度预算,重点投向校外实践平台、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等领域,深化“以党建带动社会服务”的育人理念内涵。在融合创新维度方面,党支部将探索“党建+”跨界融合模式,建立与教学科研团队、学生管理部门的常态化联席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就业指导等核心业务深度融合。人才培育方面,持续开展党员和学生骨干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思维,推动党建与智能科技专业特色的深度结合。

袁紫月获2023-2024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以党员先锋为标杆,在学习上攻坚克难,锤炼过硬专业本领;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在集体中携手共进,共建向上校园文化。让党员先锋力量如星火燎原,实现个人成长与集体进步同频共振。

智能科技学院新闻宣传中心:张美芝

初审:唐学琦

复审:李禹锌

终审:常荣

2025年6月30日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