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于菁菁校园中,学校党务工作者怀揣赤诚初心,积极践行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们则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指引,扎根于一方小小的三尺讲台,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本期《师说》让我们一同走近智能科技学院优秀教师常荣,去感受她的独特魅力与风采。
【个人简介】
常荣,教授,现任智能科技学院分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获得国家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和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认证。她工作十余年以来,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与就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工作,积极探索践行研究,主持各级别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1本,参编《筑梦引航,孕育芳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赏析》《崇文尚武,敏思践行——天府学院特色文化育人实践》《一路拾穗,不忘初心——记天府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之路》3本著作;荣获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获奖6项;荣获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先进社科工作者”称号;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指导多名学生获得“互联网+”比赛、“三创赛”等省级奖项,并带领学生团队完成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常荣上课 ——“书记大讲堂”
【党务卓效,青训果丰】
在常荣的卓越领导下,学院党组织下的三个党支部宛如三颗熠熠生辉的夺目启明星,于党建的漫漫征途上闪耀着璀璨光芒。过去的三年,常荣与三个党支部携手并进,共同奋斗,期间,学院的三个党支部分别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这份集体荣誉的获得,既是对初心使命的赤诚答卷,更是对奋斗征程的铿锵回响。
独特的党建品牌矩阵。常荣携各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与创新实践,匠心打造出“一支部一品牌”的立体矩阵;“智启灯塔”恰似一座明亮航标,照亮学子求知的道路;“星火计划”传承互帮互助精神,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助力学生成长;“数智匠心”聚焦前沿领域,以数字赋能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党建与学院发展同频共振。党建工作紧密贴合学院的科研、产教融合以及一站式社区建设。党员教师带队,深入企业,助力学生成长,不仅诠释着“为党育人”的初心使命,更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书写着融合创新的生动答卷。
常荣向四川省最美教师王丽英学习
【师践理念,兴教益社】
常荣始终秉持极具前瞻性的工作理念,将理论创新融入实践,追求卓越与示范创优。她充分发挥学院“党员之家”的作用,使之成为党员心灵的港湾,似暖阳温暖人心;借助“领航先锋”党建工作室,依托四川红色及文化基地,通过丰富的实践党课引导和教育渗透,让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切身体会中了解社会、增强党性、锻炼才干、坚定信仰。
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常荣着力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在她的指导下,智科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学生也在历练中学会了如何勇敢面对挑战,巧妙化解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常荣于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期初会议上发言
【规明途远,言切情长】
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常荣一心深化党务工作内涵,精心筹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实践学习桥梁,让他们在磨砺中领悟知行合一的真谛。
在推动院校交流合作方面,她深刻认识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道理,因此强调要积极促进与其他院校的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党务工作的新途径,为党建工作增添新的活力。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科研与教学水平,她强调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团队建设,坚信人才的汇聚将为学院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青年寄语】
珍视学习良机,勤勉进取,矢志追求卓越。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能力的锻炼。望各位同学精心规划学业路径,深化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铺设坚实的基石。同时,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投身实践,因为实践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
智能科技学院新闻宣传中心:陈泓宇
初审:唐学琦
复审:李禹锌
终审:常荣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