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院动态 >> 正文
共探AI时代教育创新路径——学院教师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成都分论坛
发布时间:2025-03-31    阅读:

为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强化产教融合,推进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革新,3月29日,智能科技学院教师毕又文、黄霞赴成都参加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 YOCSEF成都学术委员会承办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成都分论坛——峨眉论剑”。本次论坛汇聚产学研界精英,围绕AI时代计算机领域职业需求变迁、教育范式革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思辨,为学院教师提供了前沿理念碰撞与跨界交流的平台。

学院教师合影留念

活动伊始,论坛以“AI重构职业需求: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需求正向何方迁移?”议题拉开帷幕,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全波结合企业一线实践,指出AI技术正推动岗位需求从单一技能向“算法理解+领域知识+伦理意识”复合能力转型,强调高校需加强跨学科融合培养。西南交通大学邢焕来在“师生共轭进化:教育主体如何在AI革命下教学相长?”议题中,提出“以项目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倡导师生在AI工具辅助下形成新型协作关系。四川大学赵启军针对“计算机高等教育的范式革命”议题,呼吁构建“基础-前沿-交叉”三层课程体系,并建议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动态更新的技术模块,以跨越AI技术断层。

会议现场

随后,三个思辨议题均采取“嘉宾引导发言+开放辩论”形式,现场气氛热烈。针对“核心能力需求迁移”议题,企业代表与教育专家就“是否应弱化传统编程教学”展开激烈交锋,最终达成共识:编程仍是基础工具,但需与AI工具使用、领域知识融合形成“新三角能力模型”。在师生讨论环节,多位青年教师分享将AI助手引入课堂的创新案例,学生代表则提出“希望获得更多AI伦理与决策思维训练”的诉求。

此次论坛为学院教师提供了与行业专家、高校同仁深度交流的机会。参会教师表示,论坛中提出的“新三角能力模型”“三层课程体系”等理念,对优化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启发意义。未来,学院将结合论坛成果,探索“AI+X”跨学科课程建设,引入AI工具辅助教学,并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以便更好地培养适应AI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智能科技学院:毕又文

初审:唐学琦

复审:郭进

终审:常荣

2025年3月31日

成都校区(东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 成都校区(西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

绵阳校区: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

权所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2002-2025

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
蜀ICP备0601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