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3月6日,智能科技学院联合“禹心同行”辅导员工作室开展第十二期辅导员职业能力训练营。本期训练营以“学术启航,科研赋能”为主题,特邀智能科技学院分党委书记常荣担任主讲嘉宾,全校共有21名辅导员参加培训。
常荣分享
常荣结合自身多年思政工作研究经验,以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为题,从“确定研究领域、精准选题设计、理论指导实践、高效团队组建”四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常荣强调,辅导员需立足自身工作特色,结合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实践场景,挖掘长期深耕的领域,期望辅导员们能够从日常工作中提炼共性难题,将“痛点”转化为“创新点”。
同时,常荣建议要通过“政策文件挖深度、典型案例拓广度、数据分析增信度”构建选题逻辑。针对如何提升论文的学理性,她指出必须要拿理论来指导日常实践工作,再用实践反哺理论的双向思考来提升撰写论文的质量。此外,她还强调跨学科组建团队的意义,指出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新进们老师们能够通过“目标共商、资源互通、成果共享”的方式擦出学术的火花,打破学科壁垒。
本次训练营通过四个维度的分享,助力辅导员突破“重事务、轻研究”的瓶颈。正如常荣所言:“辅导员应成为‘学者型育人者’,注重将日常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特色化,特色工作品牌化。”未来,学院将持续完善辅导员科研支持体系,推动思政工作从“经验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强劲动能。
智能科技学院绵阳校区第一学生社区:马晓丽
初审:唐学琦
复审:李禹锌
终审:常荣
2025年3月6日